大年初五的风俗 大年初五有哪些讲究

时间:2025-07-19CST15:49:44 来源:笔曜网

正月初五最热闹的习俗莫过于迎财神了!老一辈人常说这天是财神爷的生日 家家户户都要备上香烛供品;天还没亮就打开门窗、用鞭炮声和烟火气把财神迎进门。南方人非常是看重这个日子,有的地方甚至会在路口摆上酒席“抢路头”- 生怕财神被别家先接走了!

供桌上总少不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 取个“鲤鱼跃龙门”的好兆头。

讲究的人家还会准备金灿灿的元宝糕、堆成小山的金银纸,连招幌都要系上红绸子。

北方商铺这天重新开张,掌柜的领着伙计们放完鞭炮,可得喝上几盅财神酒,祈愿今年生意红火得像那炸响的炮仗。

送穷神:扫帚一挥霉运退 迎完财神可别忘送穷鬼!

初五一早 家家户户都忙着大扫除;把攒了五天的垃圾痛快地倒出门.这可不是普通的扫地,得边扫边念叨“穷神快走”;再把鞭炮往垃圾堆里一扔~噼里啪啦炸得穷鬼不敢回头。

有点地方还流行剪个纸人当“穷媳妇”、让她背着垃圾袋送出门!山东老乡更有意思,初五这天要吃得肚皮滚圆 -说是“填穷坑”。这些看似滑稽的举动,藏着老百姓最朴实的愿望—把晦气留在旧年让好日子像新扫帚扫过的地;干干净净从头来.

捏饺子:封住小人口舌灾,北方人家的初五厨房最是热闹!

菜板剁得震天响,街坊四邻光听声就知道在包破五饺子。这天的饺子皮要擀得很薄,馅儿要使劲剁碎~包的时候还得把边儿捏得严严实实、说是能把小人嘴巴缝上。

咬开饺子说不定有惊喜!包的叫“咬金”,吃到的人今年财运旺;塞红糖的叫“甜心饺” 寓意日子蜜里调油.天津人讲究包白菜馅,谐音“百财”;山西人爱做酸菜饺子,说是“算财”精明会持家!一锅饺子百样彩;吃得就是这份热腾腾的盼头。

破禁忌:百无禁忌好运来- 熬到初五总算能松口气!前些天不敢动剪刀的媳妇们;这天特意翻出旧衣裳拆线头,这叫“拆小人”;更关键的是; 做生意的把尘封的算盘擦得锃亮;柜台增减都等着这天定章程!最开心的要数孩子们—终于能够大声说话不用憋着,打碎个碗也不用挨骂,大人忙着说“碎碎平安”呢!

但需特别指出的是有点老规矩还得留心。走亲戚最好避开这天免得把穷气带给人家;动土盖房的得再忍两天;吃藕要当心,老人说藕眼多会漏财。下一步该如何推进?这些讲究就像年画里的门神,信则有不信则无,图的就是个心安理得。

开市忙:红绸鞭炮迎客来;商铺老板们这天分外精神!

卷帘门哗啦一开,满地红纸屑像铺了地毯.柜台摆上金蟾蜍;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头单生意哪怕亏本也要做,这叫“开门红”。老药铺要祭拜药王爷,布庄掌柜给尺子系红绳、连当铺的伙计都换上崭新长衫。

最有趣的是江南茶楼,初五头壶水要敬财神- 第二壶才给客人沏!稍微老字号保留着“摇钱树”习俗;在店门口挂满铜钱串,风吹过叮当作响 -引得路人驻足讨个好彩头。这些经商智慧,可比现在的促销手段更有温度。

大年初五的风俗

这些传承千年的年俗。就其实像老祖宗留下的生活密码。

初五这天的爆竹声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炽热向往~也有我国人特有的幽默智慧。新时代的各位,不如在贴二维码接财神的也给孩子讲讲“送穷媳妇”的故事;包速冻饺子时顺手塞颗巧克力当彩头。

让老传统焕发新活力、才是对春节最好的致敬。毕竟,能把柴米油盐过出仪式感 把平凡日子酿出香甜味;才是我国年最动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