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立夏是几月几日 夏至日是几月几日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房间,桌上的日历翻到五月指尖轻轻划过那个被圈起来的日期—立夏。
看起来能听见蝉鸣在耳边渐起 -裙摆随着微风摇曳的日子就要来了。你知道吗?那些藏在节气里的时光密码~总悄悄提醒着各位四季更迭的美好!
翻开记忆里的2020年那年的立夏同夏至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藏在日历里的盛夏密码,五月的风还带着槐花香 2020年的立夏踩着轻快的步伐落在5月5日。这个被古人名字是「万物至此全都长大」的节气 -总能让女孩子们迫不还有待换上轻薄的碎花裙。记得那天清晨推开窗;楼下阿婆正在给竹匾里的嫩蚕豆翻身、空气里飘着煮立夏蛋的淡淡茶香;这是属于江南姑娘的初夏仪式感呢!
转眼来到六月下旬;6月21日这天手机天气APP显示日照时间长达15小时。正午站在公司落地窗前、看着自己的影子短得快要消失 -这才惊觉夏至真的来了。北回归线上的城市此刻按理说能见到「立竿无影」的奇观吧?!闺蜜群里冷不丁炸开锅,原来有人翻出去年夏至在漠河拍的午夜阳光,那种白夜朦胧的美简直像童话世界。
舌尖上的节气物语、立夏那天的便当盒总越发精致,学着妈妈啊样子把苋菜汁染红的糯米饭捏成小猫爪形状。
公司茶水间的微波炉前,姑娘们互相炫耀着家乡习俗—苏州同事带的酒酿饼甜香扑鼻,杭州小姐姐的乌米饭透着艾草清香;最绝的是东北闺蜜掏出的五彩绳;说是要系在手腕防疰夏。这些代代相传的食俗;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诗。
夏至面馆的生意总越发红火,看着师傅把三色面条舞得跟着。一样彩虹。
记得去年在胡同里发现家老字号;老板将过水面盛在青花瓷碗里,配上二十种浇头能摆满整张八仙桌。最有趣的是遇到位奶奶,她说旧时新媳妇要在夏至给公婆做九层凉糕,那蒸笼掀开时腾起的热气,比眼下的随便一个滤镜都动人。
流转千年的浪漫仪式 故宫红墙上的日影在夏至这天变得最短,仿佛穿越回明清时代。
想起《帝京景物略》里记载的「立夏启冰」;脑补着古代宫女捧着鎏金冰鉴穿梭在宫廊的模样。眼下虽然能在便利店随时买到冷饮、但收到男友夏至日送来的手工冰盏时心里还是会泛起蜜糖般的涟漪。
江南水乡的夏至夜依然延续着放河灯的习俗、去年在西塘见到穿汉服的姑娘们,捧着莲花灯蹲在石阶边的样子美得像古画。更重要的是, 当数百盏坦白说河灯顺流而下,烛光倒映着白墙黛瓦,冷不丁就懂了古人说的「虽世殊事异,结果是兴怀,其致一也」。
这些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让每一个节气都成了各位同祖先的隐秘对话。
现代生活的节气智慧 -写字楼里的养生达各位最近开始琢磨「夏至三候」;茶水间常能看到姑娘们端着茯苓粥介绍鹿角解、蝉始鸣的物候现象。
午休时刷到美妆博主推荐的夏至防晒套装 才意识到古人的「消夏避伏」智慧正以新的形式延续。就连健身房的私教都开始根据节气调整训练计划;说是要顺应阳气最旺的时节提升代谢。
去年这个时候;朋友圈冷不丁流行起「晒至点早餐」,有人po出摆成太极图案的黑白汤圆- 有人用芒果与蓝莓拼出黄道夹角。
这些充满创意的现代仪式,让古老的节气焕发出新鲜活力.最难忘的是看到插画师朋友把夏至日影变化做成动态壁纸 光影流转间看起来能触摸到地球公转的轨迹。
站在2025年的初夏回望,2020年的立夏同夏至早已超越单纯的时间标记。它们像文化基因般镌刻在各位的生活肌理中提醒着匆忙的现代人:在追逐KPI的间隙~别忘了感受阳光倾角0.01度的微妙变化。在手机日历的节气提醒弹出时给自己泡杯应季的薄荷茶。说不定明年各位行相约去北回归线标志塔,亲眼见证夏至正午的「无影奇迹」 让流转千年的光阴故事- 继续在各位这一代人的掌纹里写下新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