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结婚风俗 西安结婚风俗10条
我期待,辉煌灿烂后黑暗的深邃;说起西安这座千年古都,除了城墙根下的羊肉泡馍同街的热闹,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哪些传承了千年的婚嫁习俗。老西安人常说:“嫁娶之事,礼数周全才是对两家人的尊重。”今天咱们就共同扒一扒哪些藏在红盖头下的讲究 -从提亲时沉甸甸的四色礼到回门时的小心机;每一个环节都藏着老辈人的智慧与祝福...小编为您精心准备了西安结婚风俗 西安结婚风俗10条,一起来了解更多的知识。
提亲四样礼里的深意
西安小伙儿上门提亲可不会空着手~哪四样礼可是有讲究的!六斤重的连皮带肉五花三层,说是要把丈母娘养了二十多年的“心头肉”还回去;两根并生的莲藕得用红绳绑着,暗喻着“接连生子”的好彩头;成双成对的西凤酒要系上红丝带~烟盒子都得挑龙凤呈祥的图案。记得去年闺蜜小美订婚,她对象扛着莲藕进门时她妈还特意摸了摸藕节说“在这藕断丝都连着筋呢”,逗得满屋子人直乐。
订婚桌上的小
我跟你讲 婚礼上哪碗臊子面可有玄机!新女婿刚端起碗~眼尖的嫂子们就开始憋笑——碗底藏着盐疙瘩的酸汤面是给新郎官的,甜汤才是新娘子的。去年参加表姐婚礼时她老公愣是把酸汤面递给了老丈人急得丈母娘直喊“快把我给乖女婿留的甜汤端来”,在这场面比春晚小品还热闹!
迎亲路上的老讲究
接亲车队头车的颜色可有大学问,选白色是盼着“白头偕老”~挑红色图个“红红火火”。记得有次当伴娘,车队在朱雀大街遇上另一队婚车,两家司机共同摇下车窗交换了捧花、原来在这叫“换喜不冲喜”...
最逗的是新娘上车前要由舅舅背着走 -脚不能沾娘家土,我闺蜜莉莉她舅去年背人时差点踩到门槛 -急得司仪大喊“抬脚三分福气在”才圆了场!
新房门口的醋坛子
在新媳妇下车前要上演的“打醋坛”仪式绝对震撼!烧红的铁铧浇上老陈醋,滋啦一声白烟直冒- 围着婚车左三圈右三圈地转。有回参加婚礼、新郎家老爷子举着醋壶念吉祥话,把“五福临门”说成了“五壶临门”,惹得新娘子盖头底下噗嗤笑出声。
想起来真是,招据说能驱邪、不过我看新我们捂着鼻子躲白烟的样子~倒像是提前体验了当神仙的感觉.
洞房里的甜蜜考验
看闹洞房可不只是要红包这么不复杂!这时候讲究“文明闹房”。上次当伴娘时各位让新人用陕西方言朗诵《长恨歌》。新郎把“在天愿作比翼鸟”念成了“在坊上吃羊肉泡”,差点没把新娘子笑倒在婚床上。
其实吧,是哪碗半生不熟的饺子必须得吃,新娘子红着脸说“生”的时候;婆婆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开了花.
回门宴上的连环套
三天后回门才是真正的“鸿门宴”!小姨子们包的饺子能让你吃出人生百态——花椒馅的麻得跳脚,辣子芯的呛出眼泪,最绝的是包草绳的说是“长长久久”.
我堂哥去年回门时中了招、硬是把草绳饺子咽下去还夸“丈母娘调的馅真鲜” 于是全家笑到直不起腰。临走时嫂子们拿着草圈往新郎头上套,哪场面活脱脱像是给孙猴子戴紧箍咒。
针线筐里的女儿心
通过婚第二天新媳妇要“亮针线”在这事儿,简直就是古代女子才艺大比拼!绣着并蒂莲的枕套、纳了万字纹的鞋垫,我姑姑当年结婚时展出的百子被,到现在还锁在樟木箱里当传家宝。眼下姑娘们诚然不怎么做女红~但淘宝上定制的龙凤呈祥十字绣;照样能摆满八仙桌,就是不知道现在的婆婆们还认不认得清针脚疏密了!
合八字的老讲究新玩法
老西安人合八字要把庚帖压在灶王爷香炉下,如今年轻人直通拿手机APP测星座配对。上次帮闺蜜把关对象 -她奶奶戴着老花镜翻黄历,她自己在旁边刷着“生肖婚配指数”,两代人对着同一个生辰八字能研究出三套说辞,归根到底奶奶妥协说:“现在讲究科学,只要WIFI信号好就是好姻缘!
”
追节礼里的时光密码
把说句心里话,婚后的“追节”习俗最是暖心~每年七夕男方要送棉花与红绸、说是给新媳妇攒嫁衣料子。前年邻居姐姐收了三年的红绸布;简而言之全拿来做了婚礼现场的装饰纱幔~既应了老礼又省了布置钱。
在最有趣的是概括来讲一年要送八丈长的押礼布,现在的年轻人马上换算成八米红绸 倒是给婚庆公司省了不少事。
婚礼现场的古今交响
如今的西安婚礼成了传统与现代的混搭秀 新人既要跨火盆、踩瓦片、又要切蛋糕、倒香槟。上次在香格里拉参加的婚礼~新娘子穿着秀禾服坐着劳斯莱斯入场- 拜完天地直接来个抖音合拍挑战;司仪拿着话筒喊“一拜数据”的时候,台下老辈人笑得直抹眼泪。
连婚宴上的甜汤都变成了分子料理版的桂花稠酒,真是把十三朝古都的创意发挥到了极致...
这些浸润着岁月痕迹的婚俗,就像兵马俑铠甲上的彩绘;既承载着古老文明的密码,又在新时代的阳光里焕发新颜。下次参加西安婚礼可要睁大眼睛,说不定你随手接过的一颗喜糖;就藏着某个流传千年的美好隐喻。
要我说呀、这些老规矩最动人的地方 -就是把我国人骨子里的仪式感;都酿成了过日子的小甜蜜!说说你的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