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财神是年初几 迎财神年末还是年初
一辈子就像一首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盼着财神爷能多来串门。可这迎财神到底该选在年末还是年初 不相同地方的老百姓各有各的讲究.有人从年夜饭就开始念叨"财源滚滚",也有人非要等到初五才郑重其事摆上供桌- 更有心急的商家大年初二就张灯结彩。这些看似矛盾的风俗背后,实际上藏着我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就像老大家常说的:"迎财神在这事 -心诚则灵!
正月初五迎财神的热闹景象
老实讲,说最热闹的迎财神场面;还得数正月初五这天。天还没亮透呢、街坊四邻的鞭炮声就跟比赛似的此起彼伏,非常是那些开店的老板们,恨不得把整条街的彩头都抢回家。老辈人讲,这天是财神爷的生日;供桌上得摆整条的鲤鱼,鱼眼睛上还要贴金箔,说是"鲤鱼跃龙门"的好兆头。有讲究的人家还会把羊头供上取个"吉祥如意"的谐音,那供品摆得比年夜饭还丰盛!
商家们在这天可不敢睡懒觉 天蒙蒙亮就得把店门大开。柜台前摆上金灿灿的元宝糕,门口撒着金箔纸剪的铜钱。我亲眼见过做茶叶生意的王老板!每年初五凌晨四点就带着伙计们放"开门炮",说是要赶在别人前头"抢财路"。更有趣的是旧时候掌柜的要是想辞退伙计,这天都不让人家拜财神 这招可比发辞退信管用多了.
南北方迎财神的微妙区别
以说真的,说全国都在迎财神 可南北方的讲究还真不太相同...北方的老少爷们更看重正月初二。大清早就看见穿红戴金的"财神爷"挨家挨户送金元宝剪纸.
当我二叔在河北开超市。年年这时候都要请专业扮财神的演员来店里转三圈,说是能带来"三轮财运"。而南方的朋友更执着于初五这个正日子 苏州的丝绸商各位至今保留着初五凌晨抱路头的习俗- 那阵仗就跟着抢头香似的。
广东那边的生意人还有自己的门道。他们会在年前就把财神像请到店里。从除夕开始每天上三炷香.有个做海鲜批发的潮汕老板与我说他们那讲究"财神不过夜"。
大家可能不知道 进门就得香火不断!在这南北区别说到底。都是图个吉利 就像上海人爱说的:"管他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年末迎财神的特殊对待讲究
有些心急的商户等不到过年就开始行动、腊月廿三送灶王爷上天时就偷偷在灶台上摆金元宝。我在浙江义乌见过做小商品批发的张大姐...她家工厂每年腊月廿八要搞"送穷神"仪式。
对工各位举着竹扫把把车间角角落落扫个遍 最终要重视的是把垃圾堆在厂门口烧掉,那火苗窜得老高、说是能把穷气烧光光!
北方的典当行老板们更绝 大年三十贴春联时专门在门框上贴"黄金万两"的合体字;还在门槛下埋祥安阁五帝钱。有次去山西平遥旅游,客栈老板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他家祖传的迎财神方法是在除夕夜往水缸里扔银元 听得我差点想试试!
迎财神时辰的选择智慧
真正讲究的人家,对迎财神的时辰那叫一个较真.苏州的老茶楼凌晨三点就开始准备 要赶在寅时头柱香。我认识个做红木家具的福建老板,他每年都请风水先生算时辰,去年卯时迎财神,今年改到了辰时说是流年方位变了。最夸张的是上***滩的金融公司 -大年初五零点准时在陆家嘴放花,那高科技的财神投影能把半栋楼照亮。
普通老百姓也有自己的土办法,山东的大爷告诉我,听到第一声鸡叫就得起床摆供桌。河北的阿姨则坚持要在太阳刚露头时开窗迎财 -说是"紫气东来".
我跟你讲,回在成都茶馆里听说旧时候的银号掌柜要盯着西洋怀表;非得在钟表店对过时辰才敢放鞭炮!
现代社会的迎财神新花样
此刻年轻人迎财神可会玩新花样了 朋友圈里刷屏的电子财神卡 -还有直播平台上的虚拟香火。去年春节我表弟在游戏里给角色买了套财神皮肤 -结果被他爸骂"不务正业"。
更有意思的是电商平台推出的"财神"~能依据消费记录预测财运,在这科技跟传统碰撞出的火花;倒也别有风味。
寺庙也搞起了创新 -杭州灵隐寺推出了"财神话题素斋";用豆腐雕的元宝能以假乱真...上海玉佛寺的文创商店里,开光过的蓝牙音箱循环播放《财神到》,据说销量比佛经CD还高...
就连地铁站里的自动售货机,过年期间都改卖迷你财神爷摆件,扫码支付还能领电子祈福卡。
当站在新旧交替的时间线上看迎财神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民俗活动- 变成了我国人表达生活理想的有特色方式!不论是守着老传统的"破五"仪式 还是赶时髦的电子祈福;那份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始终未变。
就像我奶奶常念叨的:"财神爷就爱勤快人心诚还得手脚勤!"说到底 -把握当下、踏实肯干~才是迎接财富最靠谱的方式。你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