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节赏月的由来简短
简单讲,说到中秋节,大家最熟悉的场景上下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一边吃月饼一边抬头望月亮了。那轮圆圆的月亮好像有魔力、能把一切人的心都聚到一块儿!可你有没有想过为啥老祖宗非要挑这个日子看月亮?
这事儿还得从几千年前说起、那时候的人啊 -可比咱们会琢磨自然界的门道。
早在周朝那会儿- 皇帝就呃有春分拜日、秋分祭月的讲究,对着月亮又是磕头又是上供~生怕得罪了这位夜明之神。但需特别指出的是那会儿的秋分可不像眼下这么准点 -有时候连个月亮影子都瞅不见,就像你约了朋友吃饭归根到底人家手机没电似的尴尬。到了唐朝,老百姓一下子发现八月十五这天的月亮极其给面子,不仅仅是圆得像玉盘。还亮得能看清院子里桂花树有几片叶子,这不比看天气预报靠谱多了?!于是大家干脆把祭月的固定档期挪到了这天吃着刚收的新米做的糕点,抬头跟着月亮唠唠家常、这不比单纯磕头有意思?要说古代文人可比咱们会玩,***当年端着酒杯对影成三人苏东坡喝着酒问"明月几时有"~这些大诗人硬是把看月亮这件事搞成了时仍然潮流。唐朝长安城的酒楼到了中秋夜简直比跨年还热闹,有钱人家在自家花园搭起三层楼高的赏月台。普通老百姓就蹲在河边对着月亮啃胡饼。宋朝人更绝- 愣是把中秋节过成了购物节~满大街都是卖兔儿爷泥人还有桂花酒的摊子、连夜市都通宵营业- 这阵仗跟着眼下双十一有得一拼.
月亮底下可不只是吃吃喝喝这么轻松!
老话说"月圆人团圆"~这道理放在今天照样好使。你看那些在外打工的人平时忙得脚不沾地;到了中秋这天甭管是坐高铁还是打***电话- 总得让全家人在月亮底下"云团聚"。其深层原因是什么?前年疫情严重那会儿,我家对门王婶的儿子困在深圳回不来,两家子人愣是约好同一时间在阳台支个小桌,***开着,月饼掰两半。这不就是古人说的"千里共婵娟"现代版?!
眼下的年轻人过节花样更多了!去年中秋我在西湖边见过穿汉服的小姐姐提着灯笼走月亮,她们手里那个LED荷花灯可比古人用的蜡烛安全多了。还有天文爱好者扛着望远镜组团去郊区。说何事要拍"超级月亮"发朋友圈。结合实际情况 最逗的是我家小侄子- 非说月亮上住着钢铁侠- 非要拿他爸的单反拍证据;最终拍了一晚上只拍到邻居家阳台晾的床单。
说到底~中秋赏月这件事就像条看不见的红线,把古往今来的人心都串在了一起。
从皇帝祭月到百姓赏月从对影成三人到***云团圆- 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那份对圆满的期盼。下次中秋夜抬头看月亮的时候,说不定能看见李太白正举着酒杯跟着你隔空碰杯呢!